点击上方蓝色字体   说到这儿,你以为中医仅能治疗慢性皮肤病吗?不不不,你错了!敲黑板

中医在治疗急性病时,只要辨证准确,即可快速起效。如带状疱疹,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串腰龙”。

中医治疗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常用的经典方剂再配合中药外敷即可快速缓解症状,促进恢复。后期辅以活血通络,还能有效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

中医治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多发于腰腹部,形似一条火红色的龙缠绕于腰间,故俗称“串腰龙”,中医则称之为“蛇串疮”。此病还可发生在头、颈,胸背及大腿内侧等部位。发生在面部的病情较重,疼痛剧烈,若侵犯到面部神经可引起面瘫,甚至影响视力和听力。在中医看来,带状疱疹的发病早期大多为血热,后期为血淤,气隔血导致气血瘀滞、运行受阻,也就是“不通”,“不通则痛”。

在发病的急性期,病人往往疼痛难忍。发疹部位有刺痛、烧灼感,临床上最常见的为胸腹或腰部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也可以通过中医传统疗法进行治疗中医将带状疱疹辩证分型分三型肝胆湿热,兼感毒邪主要表现为:皮疹鲜红,灼热,刺痛,自觉咽干、自觉咽干、口渴、心烦易怒、大便干燥或不爽、尿黄。舌质红、苔黄或厚、脉弦滑。此时的治疗以清利肝胆,解毒止痛为原则,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脾胃湿热,兼感毒邪

主要表现为:皮疹淡红,疼痛略轻,自觉口不渴或渴不欲饮,食欲不振,饭后腹胀,便溏;舌淡,舌体胖,苔白腻或白厚,脉沉缓或滑。

此时的治疗以健脾利湿,解毒止痛为主,可用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

余毒未尽,气滞血瘀主要表现为:皮疹消退后局部仍疼痛,自觉乏力。舌质暗,苔白,脉弦细。

此时的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清解余毒为主,可用方药:活血散瘀汤加减。

其它治疗法包括:外用消炎、止痛药,预防感染;结合中医特色治疗如针刺疗法、火针、拔罐、走罐、放血、耳穴等。

带状疱疹发病初期

往往是治疗的黄金时机

带状疱疹沿单侧神经发病的走向,通过拔罐放血,将神经上的毒素从头尾阻断,然后在相关经络上刺络拔罐,将瘀毒排出,减少毒素在皮下的淤积,这种方法无论对带状疱疹急性期还是慢性期的患者,都能起到缩短病程、减少痛苦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辅助中药治疗,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劳逸结合,调整情绪,避免肝气郁结,加重病情。饮食易清淡,忌辛辣肥甘厚味和鱼虾海鲜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内衣宽松柔软,以减少摩擦剂,忌用热水洗烫,保持干燥清洁,避免感染皮肤病虽病在皮毛,却与整体密切相关,其复杂程度绝不亚于内科病症。中医在治疗皮肤病时统观大局、标本兼治的疗法,可以为皮肤病患者取得良好而巩固的疗效。这是中医的特色,也是中医的优势。

编辑:穆兰

视频提供:苏苏

身体不适想就医?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广播《祝您健康-专家答疑》节目,帮您问医生!每周一到周五14-15点,医院资深专家接受线上问诊。您可以拨打热线电话()-、,或者在“FM经济祝您健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menghuaa.com/mmhjg/5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