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说:我常常告诉青年朋友,特别注意,我们有本小说《红楼梦》,这本小说在过去非常流行,这个世纪把它变成一门学问,叫作红学。过去我们看《红楼梦》,年轻的时候迷得都会背。《红楼梦》你真懂的话,那是一部禅学,一部佛法。第一回合开始讲贾宝玉有两句话:“负父母养育之恩,违师友规训之德。”我们在座的人反省反省,我们做了一辈子人,学佛的人都说“上报四重恩”,四重恩有一重是父母恩。我们报了什么?都是负父母养育之恩,违背了师友的教化、教育的德性。一生无所成,造了一生的业,所以贾宝玉最后出家了。但是你注意,《红楼梦》描写贾宝玉出家,他的父亲说,我只有你一个儿子,你必须要讨个媳妇,给我生个后代,有孙子才能出家。好!就结婚给你生个儿子。又说你要出家可以,必须给我考取功名,因为贾宝玉最反对读书考功名。好,我给你考取。考取了功名,这一下我可以出家了。然后,走了。你看,这是贾宝玉的做法。——药师经的济世观原文诵读解读原文第一回 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列位看官:你道此書從何而來?說起根由,雖近荒唐,細按則深有趣味。待在下將此來歷注明,方使閱者了然不惑。原來女媧氏煉石補天之時,於大荒山無稽崖煉成高經十二丈、方經二十四丈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媧皇氏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只單單剩了一塊未用,便棄在此山青埂峰下。誰知此石自經煆煉之後,靈性已通,因見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材不堪入選,遂自怨自嘆,日夜悲號慚愧。一日,正當嗟悼之際,俄見一僧一道遠遠而來,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別,說說笑笑,來至峰下,坐於石邊,高談快論:先是說些雲山霧海、神仙玄幻之事,後便說到紅塵中榮華富貴。此石聽了,不覺打動凡心,也想要到人間去享一享這榮華富貴,但自恨粗蠢,不得已,便口吐人言,向那僧道說道:「大師,弟子蠢物,不能見禮了!適聞二位談那人世間榮耀繁華,心切慕之。弟子質雖粗蠢,性卻稍通,況見二師仙形道體,定非凡品,必有補天濟世之材,利物濟人之德。如蒙發一點慈心,攜帶弟子得入紅塵,在那富貴場中,溫柔鄉裏受享幾年,自當永佩洪恩,萬劫不忘也!」二仙師聽畢,齊憨笑道:「善哉,善哉!那紅塵中有卻有些樂事,但不能永遠依恃;況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個字緊相連屬,瞬息間則又樂極悲生,人非物換,究竟是到頭一夢,萬境歸空,倒不如不去的好。」這石凡心已熾,那裏聽得進這話去,乃復苦求再四。二仙知不可強制,乃嘆道:「此亦靜極思動,無中生有之數也!既如此,我們便攜你去受享受享,只是到不得意時,切莫後悔!」石道:「自然,自然。」那僧又道:「若說你性靈,卻又如此質蠢,並更無奇貴之處。如此也只好踮腳而已。也罷!我如今大施佛法,助你助,待劫終之日,復還本質,以了此案。你道好否?」石頭聽了,感謝不盡。那僧便念咒書符,大展幻術,將一塊大石登時變成一塊鮮明瑩潔的美玉,且又縮成扇墜大小的可佩可拿。那僧托於掌上,笑道:「形體倒也是個寶物了!還只沒有實在的好處,須得再鐫上數字,使人一見便知是奇物方妙。然後好攜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詩禮簪纓之族、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去安身樂業。」石頭聽了,喜不能禁,乃問:「不知賜了弟子那哪幾件奇處?又不知攜了弟子到何地方?望乞明示,使弟子不惑。」那僧笑道:「你且莫問,日後自然明白的。」說著,便袖了這石,同那道人飄然而去,竟不知投奔何方何捨。

下一章更精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menghuaa.com/mmhjg/10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