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半年中药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一、政策环境分析 1、政策支持:年对整个中医药行业来说,是利好开始逐步释放的元年,有关中医药政策下发的密集度堪称“历史之最”,力挺中医药发展的力度空前,仅1-4月份国家部委下发有关中医药政策文件高达26个,国务院下发13个,卫计委下发9个,人社部下发4个。 无论是《-年健康服务发展规划》还是《-年中医药战略发展规划纲要》到《“健康中国”规划纲要》等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核心是引导资本及业内人员,围绕健康养生、医疗服务、医养结合等全民大健康产业链布局给予坚定信心的政治支撑,体现国家坚定不移的推崇中华民族国之瑰宝(中医药)发展的态度; 2、政策导向:自“中医药”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以来,各项政策对大力支持传统中药的二次开发给予充分肯定,在社会消费水平提高,以及消费结构升级等因素的驱动下,治未病、养生、滋补保健、美容养颜、慢病等将成为拉动国内经济增长新动力。目前以广药、上药、石药、步长制药等百强企业生产的中成药中,有多个过亿的大品种,合计销售总额已经占据中成药市场的50%。中药产业未来五年将步入政策利好带来的创新高速发展期。 3、政策影响:目前国内中药材销售去除工业需求,80%医院,仅有20%在药店零售市场,随着两票制、一致性评价、药占比、医保支付、分级诊疗等医改政策的逐步落地,未来连锁药店终端销售发展空间将呈爆发式增长,中药材将会在政策利好环境下,把二次创新开发、提高附加值列为企业发展的核心,中医药从业人员、创新人才的社会地位将显著提升。 在政策因素的影响下,可以预见的是两票制、分级诊疗、一致性评价等政策,将对重心在临床销售线的制药工业带来致命的打击;医、药分家、药房托管、药占比、医保支付、分级诊疗医院药房板块功能弱化,把药价交给相对开放的连锁药店市场中竞争,医院病患分流到诊所、社区医疗机构中去,来平衡整个医疗体系的不对称问题,一系列的行政措施能否彻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社会顽疾,还需要看各项政策的执行力度。那么未来,上到制药工业的产品线、销售路径、商业模式,医院、诊所、连锁药店、社区医疗机构的医药、医疗体系,都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经济环境分析 1、外因趋势: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的信号来看,转型和变革自然也是中国经济的希望所在,虽然部分落地之策还悬而未决,但是中医药方面随着“一带一路”的利好稳步释放,未来沿线国家的投资和商贸会得到快速的提升,中医药发展方向将会随着一带一路的规划路线发生结构性变化,部分需求将会大幅增加。在长期发展趋势向好的环境下,当下也是危机重重,年,美联储加息,外汇仍会继续净流出,人民币已现贬值迹象,土地财政越演越烈,势必影响到国内大宗商品、物价、房价的继续攀升。 2、内部环境:除了外部经济政治环境,中国经济内部环境也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双创”浪潮兴起,对人才要求会越来越高,单一的专业知识满足不了创新要求,多元化发展将是未来从业人员重点学习的方向。 上半年房价是继续冲锋前线的敢死队,一路飙涨,我难以估量这其中刚需和投机的占比,只看到整个经济链呈现在我脑海里的是中央被地方牵制,地方被房地产牵制,房地产企业在政策的引导下牵制着普通百姓与投机客。我始终认为实体经济才是一个国家的根基,制造业和普惠民营经济才是经济活力的体现。 股市期货割了“韭菜”又开始割“油菜(游资)”,年至今,真的难以判定目前是属于通货膨胀或是紧缩,从官方数据我只看到,医药工业收入增速下滑,利润回落,医药出口下跌明显,大部分制药工业在各项政策影响下生存压力不减反增。 特别是传统中药饮片企业,被站在政策的风口浪尖上,稍有不慎就会带来灭顶之灾,到底是政策标准出了问题,还是企业老板的思维狭隘?这已经是掩耳盗铃的话题了。所以在寻求创新的同时,如何活下来也是各中药饮片企业领导们的头等大事。 三、上半年中药材行业环境分析 1、进入年多数品种高位震荡,在个常用大宗品种中1-6月份产新有个,占总量24%。家种品种黄连、知母、巴戟天人气不减,太子参、麦冬价格坚挺,高良姜低位徘徊;野生品种防己停滞不前、猪苓止跌转稳、锁阳、九香虫人气有所升温;总之上半年行情经过去年预热后有所降温。制药工业及饮片厂受政策影响,一些产品线的年度销售计划目标有所调整,势必影响到部分中药材品种的年需求量。 2、截止6月30日“中药材大盘指数”在以果实种子类、根茎类两大权重板块的影响下,年线上涨个点,但是月线较2月份高点微跌58个点,季线微跌30个点,说明中药材市场在短期投机居多因素影响下,才导致上半年大盘指数出现过山车行情走势。 3、年上半年,影响年线上扬的七大板块里,果实种子类及根茎类两大权重板块贡献率分别42%、29%(见图表1-1、2-1);虽然七大板块涨幅排名超过30%的品种达到17个,跌幅在30%的品种14个,但是在跌幅排行榜里的黑白(胡椒)双雄、川芎等品种的权重占比较大,是带动月线、季线下挫的主要原因(见图表1-2、2-2) 表格1-1果实类涨幅排名 排名 品种 涨幅 1 胖大海 73% 2 草果 42% 3 吴茱萸 42% 4 山萸肉 41% 5 乌梅 36% 6 辽五味 23% 7 蔓荆子 20% 8 菟丝子 20% 9 西青果 20% 10 陈皮 17% 表格1-2果实类跌幅排名 排名 品种 跌幅 1 蛇床子 -57% 2 黑胡椒 -50% 3 白胡椒 -40% 4 益智仁 -33% 5 莲子 -31% 6 佛手 -31% 7 化橘红 -30% 8 紫苏子 -25% 9 补骨脂 -24% 10 苦瓜干 -23% 表格2-1根茎类涨幅排名(图表3) 排名 品种 涨幅 1 金果榄 % 2 白前 80% 3 前胡 62% 4 石菖蒲 46% 5 大蓟 43% 6 知母 31% 7 山药 29% 8 丹参 26% 9 锁阳 25% 10 威灵仙 24% 表格2-2根茎类跌幅排名(附表4) 排名 品种 跌幅 1 甘遂 -50% 2 川芎 -37% 3 白蔹 -25% 4 白芷 -20% 5 红大戟 -18% 6 红参 -15% 7 元胡 -15% 8 高良姜 -14% 9 生地 -14% 10 党参 -13% 表格3-1花类品种涨幅排名(附表5) 排名 品种 涨幅 1 密蒙花 88% 2 金银花 25% 3 公丁香 14% 4 雪莲花 10% 5 月季花 10% 6 旋复花 7% 7 金莲花 6% 8 合欢花 6% 表格3-2花类品种跌幅排名(附表6) 排名 品种 跌幅 1 洋金花 -29% 2 玫瑰花 -20% 3 玉米须 -10% 4 西红花 -8% 5 槐花 -6% 6 三七花 -5% 7 莲须 -3% 表格4-1草类品种涨幅排名(附表7) 排名 品种 涨幅 1 茵陈 50% 2 鸭跖草 43% 3 蒲公英 33% 4 荆芥 27% 5 广藿香 20% 6 车前草 18% 7 旱莲草 17% 8 鹿衔草 13% 9 益母草 12% 10 垂盆草 10% 表格4-2草类品种跌幅排名(附表8) 排名 品种 跌幅 1 半边莲 -52% 2 豨签草 -34% 3 半枝莲 -32% 4 刘寄奴 -27% 5 败酱草 -24% 6 透骨草 -14% 7 鹅不食草 -14% 8 扁蓄 -8% 9 穿心莲 -6% 10 仙鹤草 -5% 表格5-1动物类品种涨幅排名(附表9) 排名 品种 涨幅 1 蟾酥 33% 2 珍珠 30% 3 海螵蛸 24% 4 蝉蜕 22% 5 蛤蚧 20% 6 鹿角 18% 7 牡蛎 15% 8 珍珠母 15% 9 血余炭 15% 10 全蝎 11% 表格5-2动物类品种跌幅排名(附表10) 排名 品种 跌幅 1 石决明 -20% 2 玳瑁 -17% 3 龟甲 -14% 4 僵蚕 -14% 5 桑螵蛸 -12% 6 水蛭 -8% 7 天龙 -8% 8 白花蛇 -6% 9 牤虫 -4% 表格6-1树脂及树皮类涨跌幅排名(图表11) 表格7-1矿石类涨跌幅排名(图表12) 4、从以上七大板块涨跌幅排行榜可以看出,除草果外,调料权重品种在“黑白双雄”的重创下,几乎全线下跌,对整个调料品种线周期带来的影响,估计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来修复; 但是药食养生、特殊功效的单方以及辅助治疗慢病效果明显的组方品种,长期仍有较大的需求增长空间。 5、七大板块中根茎类、果实类、花类、草类四大板块的品种波动较为频繁,胖大海、草果、山萸肉、白前、金银花、茵陈等品种的强劲上扬,以及三七、黄连、辽五味、、黄芩、党参、丹参等权重大宗品种的坚挺行情是支撑上半年中药材大盘指数走强的核心; 总之,上半年在政策环境的影响下,虽然制药工业销售收入仍呈增长态势,但是利润总额增势持续下滑,“创新”将是未来制药工业转型升级的重头戏,“中医药”在政策的推动下将是未来制药工业改革创新的热点; 中药材专业市场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功能将会逐步弱化,未来的专业市场将是制药企业原料需求拾遗补缺的渠道之一。 大宗品种的“产地市场化”趋势已经形成,标准化基地建设、趁鲜加工等将成为资本围绕道地产区布局的重点,祖国大地又将引发新一轮中药材种植热潮。 但是土地流转、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对农村人口结构带来的变化,短期会加速种植成本的飙升,长期来看,实行机械化后,种植成本才会有所下降。 下半年也是中药材较为集中产新上市的密集期,连翘、辽五味、太子参、三七、党参、桔梗等大宗品种,仍将成为市场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怎么走白癜风治愈后复发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menghuaa.com/mmhyy/275.html
- 上一篇文章: 老人会用到白内障的治疗
- 下一篇文章: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