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的含义
认识中医所说“中风”两字的意义 人从出生到六十岁为一甲子,身体以任、督脉为主轴,运行十二经络之气的循环,以调节人体生命的运作。 阳为气的上升、扩张,阴为气的下降、收缩,阴阳经络气的运行,称为六阴六阳,或称三阴三阳,各为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天干三阴三阳、地支三阴三阳而运作手足,随时间、气候、年龄、情绪而产生变化,其变化产生对身体不适的现象而生病变。 从出生到三十岁是为身体生长、发育即阳气旺盛的上升、扩张阶段,其气生长、发育的电磁场强弱,依次为少阳、阳明、太阳是为阳经经络循环,即三阳经络的循环。 从卅岁到六十岁是为身体停止生长、发育即阳上升到极点而开始下降、收缩阶段,其气衰弱、下降、收缩的电磁场强弱,依次为少阴、太阴、厥阴是为阴经经络的循环,即三阴经经络的循环。 阴阳经络循环周而复始、如环无端,上升、下降、扩张、收缩与稳定称为五行相生相克,以火、水、木、金、土为五行表示代号。 五行相生相克不能平衡即是生病,即风暑寒湿燥火之气不调为生病,不调之气从阳经经络(从汗)而排,或虽入阴经经络,仍足以回阳经经络排除,称为感冒。在伤寒论中称感冒为“中风”,实为伤风之例甚多,如: 仲景曰: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紧则伤营,营卫俱病,骨肉烦疼,当发其汗。 ----此中风即伤风,为与伤寒之辨也。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出汗而烦燥者,大青龙汤主之。 太阳中风,下痢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太阳中风,阳浮阴弱,阳浮热自发,阴弱汗自出,涩涩恶寒,淅淅恶风,翁翁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发汗已,身犹灼热,脉浮自汗,身重多眠、鼻鼾、语言难出,不可下,不可火。 阳明中风,口苦喉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部满,胁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面目皆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弦紧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无余症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下痞鞭,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深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始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六经中风,各有症候,为辨证论治之依据。 中风的“风”字即空气,蕴含风暑湿燥寒火,运作五脏六腑,偏胜、偏虚失调产生病变对身体的伤害以表证、里证区别治疗,是为感冒所生之证,伤寒论皆以“中风”言,皆未使经络之运作停止,皆从表解——发汗、解肌即得痊愈。 若身体虚弱,表证的风暑寒湿燥火之邪,侵入经络身体无力排除,令五脏六腑或某经络无力运作或停止运作的现象,即半身不遂、偏枯、昏晕仆倒不省人事,名为中风、中湿(痰)、中暑、中气、中寒、卒中、中恶……。 常听说:“那个人跌倒中风了。”实际上应该是“那个人中风,跌倒了。”因中风才造成跌倒,而不是跌倒造成中风。 俗说中风即为半身不遂、偏枯、瘫痪或不醒人事,乃五脏六腑或其经络无力运作风暑寒湿燥火之气,即五气进入体内五脏经络、致经络循环障碍,无力排出与体表外空气作平衡的交换作用。 气的上升作用为火属心,气的下降作用为水属肾,气的扩张作用为木属肝,收缩作用为金属肺,稳定作用为土属脾。 运动,复健能加强心(火)脏的作用,即加强气的上升以加强与体外空气的交换,亦即加强升高血压,即加强心(火)脏的上升作用,使五气从汗排出,达到五脏气的均衡。 消炎——造成心脏的衰弱,降血压在降低心(火)脏气的上升作用,郁扼气的上升,利小便使水从小便出,而不从汗排,治非所治,消炎、降血压,致越降心(火)上升之力越弱,长期的降血压,即长期的伤害心、肾,致身体水份无法从汗排出。 身体水分无法从汗排出,空气中的水份(冬天可见呼吸时白茫茫的水气,夏天的汗)分分秒秒必须进入身体,与身体进行循环的呼吸作用,降血压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自律神经抑制剂,肾活素转化……抑制剂,钙离子阻断剂……在在都造成心、血管的弹性疲乏,心肾的衰弱,致水份无法从汗,或呼吸排出,水分凝聚在心下(胃口),或致全身水肿,皆心脏衰弱,水火不能即济,火无力化水成气排出而凝聚,即今日的尿毒症,皆拜降血压药使水分从小便强制排出伤心、肾所赐。 发明了血压计,不知道“中风”两字的意义,却牵强附会“中风”造成了身体健康的伤害。 天气热要降血压,天气冷也要降血压,天气天天都在变,天天都在降血压、控制血压,血压的数据,天天都在药物控制之下所测得,药物停止使用却变本加厉(心脏因降血压药物的伤害致衰弱),可以做为获得健康数据的标准吗?大家可以体会一下长期服用降血压药物所造成心脏与胸部的压迫及不适感,心脏的无力,更增加血液循环的障碍,气血循环受阻更甚,而造成心脏病、中风(半身不遂、瘫痪、偏枯)、肾脏病变的百病丛生,还因肾脏的衰弱,更造成脑血管的病变等等。 天气太热,某人中风了,天气太冷,某人中风了,只是某人的身体虚弱,不能适应天气的变化所造成,并不是高血压所造成,因量到血压不够的人,照样中风了。 我们从前面所述可以了解到中风、半身不遂、瘫痪或昏迷仆倒的疾病,并非脑的问题,就像发烧并非脑的中枢神经所造成。今日以脑做文章,才能掏空病患的口袋,我们要待何时才能让高血压的病患重见天日呢?预防高血压协会是在预防疾病,还是在推销疾病呢? 草神丹此丹大补脾肾,治阴毒伤寒,阴疽痔漏,水肿臌胀,中风半身不遂,脾泄暴注,久痢,黄黑疸,虚劳发热,咳嗽咯血,两胁连心痛,胸膈痞闷,胁中如流水声,童子骨蒸,小儿急慢惊风,痘疹变黑缩陷,气厥卒仆,双目内障,吞酸逆气,痞积血块,大小便不禁,奔豚疝气,附骨疽,两足少力,虚汗不止,男子遗精梦泄,沙石淋,溺血,妇人血崩血淋,暑月伤食,腹痛呕吐痰涎,一切疑难大病。此丹乃药中韩信也,取效最速,好生君子,广试验之,知不诬也。 川附子(制,五两)吴茱萸(泡,二两)肉桂(二两)琥珀(五钱,用柏子煮过另研)辰砂(五钱,另研)麝香(二钱,另研) 先将前三味为细末,后入琥珀、辰砂、麝香三味,共研极匀。蒸饼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饮下,小儿十丸。 (神方)姜附丹此丹补虚助阳消阴,治伤寒阴证,痈疽发背,心胸作痛,心腹痞闷,喉痹,颐项肿,汤水不下,及虚劳发热,咳嗽吐血,男妇骨蒸劳热,小儿急慢惊风,痘疹缩陷,黑泡水泡斑,脾劳面黄肌瘦,肾劳面白骨弱,两目昏翳内障,脾疟久痢,水泻米谷不化,又能解利两感伤寒,天行瘟疫,山岚瘴气及不时感冒等证。 生姜(切片,五两)川附子(炮切片、童便浸,再加姜汁炒干,五两) 共为末。每服四钱,水一盏,煎七分和渣服。若治中风不语,半身不遂,去附子用川乌去黑皮,制法与附子同。 霹雳汤治脾胃虚弱,因伤生冷成泄泻,米谷不化,或胀、或痛、或痞,胸胁连心痛,两胁作胀,单腹臌胀,霍乱吐泻,中风半身不遂,脾疟黄胆,阴疽入蚀骨髓,痘疹黑陷,急慢惊风,气厥发昏,又能解利阴阳伤寒,诸般冷病寒气。 川附(泡去皮脐,五两)桂心(去皮尽,二两)当归(二两)甘草(一两) 共为细末。每服五钱,水一大盏,生姜七片,煎至六分和渣通口服,小儿止一钱。 救生汤治一切痈疽发背,三十六种疔,二十种肿毒。若初起憎寒壮热,一服即热退身凉,重者减半,轻者全愈。 女人乳痈、乳岩初起,姜葱发汗立愈。又治手足痰块红肿疼痛,一服即消。久年阴寒冷漏病,一切疮毒,服之神效。 芍药(酒炒)当归(酒洗)木香(忌火)丁香(各五钱)川附(炮,二两) 共为细末。每服五钱,加生姜十片,水二盏煎半,和渣服。随病上下,食前后服。 还睛丹治脾肾虚衰,精血不生,致双目成内障。 磁石(活者,火醋淬七次)硫黄雄黄雌黄(各二两共为粗末,入罐,打三炷香,冷定取出,研细配后药。)钟乳粉附子台椒(炒出汗,各二两) 共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米饮下,日二服。半月觉热攻眼,勿惧,乃肾气潮眼,阳光复生也。时用两手搓热揉之,揉一番,光明一番,六十日后复明。药尽再服一料。 密蒙花散治风热攻眼,昏晴多眵,隐涩羞明,或痒,或痛,渐生翳膜,或患头风在先,牵引两眼,渐觉细小,及暴赤肿痛。 密蒙花木贼(去节)川羌活甘菊花白蒺藜(炒去刺)石决明(,再用盐水煎) 各等分为末。食后,茶清下三钱。 拨云散治上焦壅热,眼目赤肿,疼痛或生翳障,先服洗肝散,后服此药。 荆芥穗川芎防风(各二两)枳壳(麸炒)蝉蜕(去翅足)薄荷龙胆草甘草(各五钱) 共为末。每服二钱,食后服。 洗肝散治藏火太过,壅热攻目,或翳障疼痛。 大黄(二钱)黄芩(三钱) 水煎食前服。 补肝丸能补肝肾之气,服还睛丸后多服此药。 台椒(炒)仙灵脾(剪去边弦,蜜水炙)白蒺藜(炒去刺) 各等分为末,酒糊丸梧子大,空心 文蛤散治目弦肿,大小成赤疮。 五倍子(一两研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八分,先洗,后以箸头点之。) 定风散治破伤风及洗头、牙槽等风,牙关紧急,项背强直,角弓反张。若一二日者,服此可治,五七日者难治,须急灸脐下三百壮。 川乌(炮,二两)防风(二两)雄黄(一两) 共为末。每服四钱,水煎,和渣服,日三次,出汗愈。 神治诸般风气灵膏 红砒一斤入罐化汁,用金头蜈蚣、全蝎末投砒内,以砒不起烟为度。又以砒用槐角子一斗煮三昼夜,水干为度,上以土筑实,封固,火锅通红,死砒脆白化成汁。用砒一两,配前金液硫一两,共研为末,摊于膏药贴患处。 版权声明:文章、图片源于网络,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注:本平台所有内容仅为中医公益性分享,内容仅供参考。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menghuaa.com/mmhyy/1790.html
- 上一篇文章: 健康科普春季养生这5种花茶供你选择
- 下一篇文章: 黄金视力眼贴真的带给了你黄金视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