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我的民族傣族3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s://m-mip.39.net/nk/mipso_7588856.html饮食 傣族主食以大米为主。德宏地区吃粳米,西双版纳等地爱吃糯米,通常是现舂现吃。傣族著名的香竹饭又称竹筒饭,即把糯米放在香竹筒里,用水浸泡15分钟后,用火烘烤而成的。吃时,捶打竹筒使之变软,竹筒内壁的竹膜便贴在饭上,用刀一剖两半,香竹饭便脱竹而出,香气浓郁,饭软而细腻。还有独具特色的菠萝紫米饭,其味清甜可口,并有补血润肺之功效。外出劳动者常在野外就餐,用芭蕉叶盛一团糯米饭,随带盐巴、辣子、酸肉、烧鸡、喃咪、青苔松即可进食。肉类有猪、牛、鸡、鸭,不食或少食羊肉,善作烤鸡、烧鸡,喜欢吃鱼、虾、蟹、螺蛳、青苔等水产品。常吃的蔬菜有白菜、萝卜、笋和豆类。 (傣族紫米菠萝饭、手抓饭) (傣家竹筒饭) 傣族也食昆虫。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经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捕蝉是在夏季傍晚,蝉群落在草丛中时,蝉翼被露水浸湿,不能飞起,妇女们就赶快把蝉拣入竹箩里,回家后入锅焙干制酱。蝉酱有清热解毒,去痛化肿的医疗作用。傣族地区盛产竹子,竹虫也特别多,人们在竹林中寻觅到被竹虫钻蛀的竹子,顺着往上一节剖开,竹蛹就在其中,多时一个竹节里可得到一小碗。将取出的竹虫蛹剁细,加上炒米粉和佐料,以生菜沾食,亦可用水稍煮一会,捞起用油煎食,还可与鸡蛋一起炒吃,香脆可口。傣家人还食用蚂蚁蛋,都是生长在树上的大黄蚂蚁所产。蚂蚁蛋主要是凉拌,洗净后放在沸水里烫熟,然后加入蒜、盐、醋等调料,再加上自己喜爱的蔬菜即可食用。 (油炸竹节虫) (烤知了/蝉) (傣族传统虫宴) 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风味菜肴(和食用海苔、紫菜一个道理)。傣族食用的青苔是选春季江水里岩石上的苔藓,以深绿色为佳,捞取后撕成薄片晒干,用竹篾穿起来待用。做菜时,厚的用油煎,薄的用火烤,酥脆后揉碎入碗,再将滚油倒上,然后加盐搅拌,用糯米团或腊肉蘸食(类似于寿司吃法),味美无比。 (青苔夹心炸包浆豆腐) (烤青苔) (傣族妇女做青苔片) (青苔糯米糍) (炸青苔片) 傣族有食花习俗。经常采食的野花有攀枝花、棠梨花、白杜鹃、黄饭花、甜菜花、芭蕉花、苦凉菜花、刺桐花、金雀花、鸡蛋花、苦刺花、刺菜(傣语“帕兰木”)、臭菜、弯根花、盘藤花和一种傣语称为“莫秀”的花(汉族俗称“白花”)等,大约30多种。 攀枝花树又称木棉树,每年1-3月份先开花,后长叶。每逢花开季节,千树万树灿若云霞,蔚为壮观。 木棉为木棉科落叶大乔木,又名红棉、英雄树、攀枝花,树形高大,雄壮魁梧,枝干舒展,花红如血,硕大如杯,由于是先长花芽再长叶芽,盛开时冬天落尽的叶片几乎全未长出,远观好似一团团在枝头尽情燃烧、欢快跳跃的火苗,极有气势。因此,历来被人们视为英雄的象征。 从古至今,以西双版纳为代表的各地相继傣族对木棉有着巧妙而充分的利用:在汉文古籍中曾多次提到傣族织锦,取材于木棉的果絮,称为“桐锦”,闻名中原;用木棉的花序或纤维作枕头、床褥的填充料,十分柔软舒适;在餐桌上,用木棉花瓣花丝烹制而成的菜肴也时有出现;此外,在傣族情歌中,少女们常把自己心爱的小伙子夸作高大的木棉树。 (新鲜攀枝花) (凉拌攀枝花) (攀枝花炒老腊肉) (卤攀枝花) (分拣好的攀枝花) 一般只食用其雄蕊部分,雌蕊部分苦涩难嚼, 大批量分拣时直接剪掉雄蕊上花药部分,只留花丝部分 (这里就考验各位,初中生物知识是否还给老师了,哈哈) 棠梨花即蔷薇科野生灌木棠梨的花朵,棠梨花敛肺、涩肠、消食。 开花季节(春天)采花而食,经焯、漂,洗,除去苦涩味炒食、凉拌和做汤 (凉拌棠梨花) (豆豉炒棠梨花) (棠梨花树) (酱炒棠梨花) 密蒙花,又名小锦花、蒙花、黄饭花、疙瘩皮树花、鸡骨头花,灌木,高1-4米。小枝略呈四棱形,灰褐色;小枝、叶下面、叶柄和花序均密被灰白色星状短绒毛。蒴果椭圆状,长4-8毫米,宽2-3毫米,2瓣裂,外果皮被星状毛,基部有宿存花被;种子多颗,狭椭圆形,长1-1.2毫米,宽0.3-0.5毫米,两端具翅。花期3-4月,果期5-8月。可治目赤肿痛,多泪羞明,青盲翳障,风弦烂眼。生海拔-米向阳山坡、河边、村旁的灌木丛中或林缘。 主要分布于中国、不丹、缅甸、越南。 (傣族黄糯米饭) 芭蕉花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花蕾或花。穗状花序顶生,下垂;苞片佛焰苞状,红褐色或紫色,每苞片有多数小花,除苞片最下面具3~4不孕花外,其余皆发育。花单性,通常雄花生于花束上部,雌花在下部;花冠近唇形,上唇较长,先端5齿裂,下唇较短,基部为上唇所包;雄花具雄蕊5,离生,伸出花冠;药线形,2室;雌花子房下位3室,花柱1,柱头近头状,光滑。具有独特的鲜甜味。分布我国台湾,味甘淡、微辛,性凉;具有化痰软坚,平肝,和瘀,通经的功效。 (芭蕉苞) (素炒芭蕉花) (焯水凉拌芭蕉花) 傣家苦凉菜,傣语称为帕兰学名叫做少花龙葵,是市场上经常出售,人们都喜欢食用的野生植物。用苦凉菜为主要原料烹饪的菜肴,主要有素炒苦凉菜和凉拌苦凉菜,用其尖叶烹饪的菜肴,有清热解毒、抑菌功用。用这种野菜烹饪的苦凉菜蛋酥,深受花腰傣的人喜爱。 这种野菜,学名叫做旋花茄,茄科茄属灌木。用做野菜的叶片,色翠绿,味苦凉,富含叶绿素。以其叶片加工厂苦凉菜蛋。酥,只需将采来的幼嫩鲜叶洗耳恭听净,鸡蛋调汁加适量的食盐、味精调匀后,用旋花茄叶裹上蛋汁逐片投入油锅煎炸至绿叶熟脆,即装盘食用。这道菜外表金黄泡酥,内层翠叶隐约可见,味香、脆,略有苦凉回味。也可以和西红柿一起入锅热炒食用,其菜红绿相间、苦中带甘,鲜嫩可口,是风味独特的傣家美食。 (市集上的苦凉菜)、 (苦菜蛋花汤) (素炒刺桐花) (刺桐花) (刺桐花炖鸡) (雨中的金雀花) (金雀花蛋饼) 鸡蛋花,中药名。为夹竹桃科植物鸡蛋花的花朵或茎皮。具有清热,利湿,解暑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湿热黄疸,泄泻鸡蛋花,中药名。为夹竹桃科植物鸡蛋花的花朵或茎皮。具有清热,利湿,解暑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湿热黄疸,泄泻痢疾,尿路结石,预防中暑。 (傣味香酥鸡蛋花) 傣族臭菜,傣语“帕哈” (臭菜煎蛋) (臭菜烤鱼) 生、鲜、酸、辣、野是傣家菜的特点。傣族人认为,吃酸心爽眼亮,助消化,还可以消暑解热;吃甜,能增加热量,解除疲劳,预防肝炎;吃辣,可以开胃口,增食欲,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伤风感冒;吃生的,菜鲜味美,可口舒心。傣味中以酸为美味之冠,所有佐餐菜肴及小吃均以酸味为主,如酸笋、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最常食用的是酸笋,把新鲜竹笋切成丝,放入清水漂浸,之后捞进大缸用力压紧、封口,放置半个月待变酸,傣族人随便哪家都有百来斤酸笋,一天也离不开。傣味的调料很独特,有撒苤、喃咪等。 酒为傣族人民所嗜爱,一般都是自家酿制,度数不高,味香甜。茶是当地特产,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叶茶。喝时在火上略炒至焦,冲泡而饮略带糊味。嚼槟榔的习惯也很普遍。嚼食槟榔要拌以烟草、石灰,终日不断。 (傣味酸笋炒牛肉) (酸笋煮鱼) (酸笋炖排骨) (酸笋烩田螺) (酸笋炒鸡胗) (撒撇) (柠檬撒撇) (傣族舂鸡脚) (傣族菜包鱼) (傣味包烧) (傣族柠檬鸡肉片) (傣味木瓜鸡) (傣味酸肉) (番茄喃咪) 呲溜儿~屏幕前的你是不是看完也流口水啦,傣族美食远远不止这些,想要了解更多请期待H君介绍傣族专辑(4)喔~~ 文章已于修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menghuaa.com/mmhtp/5166.html
- 上一篇文章: 职工特价七彩网红粽来啦好看好吃又实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