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中医有方子补水疏肝,不偏不倚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眼科学》、《中医藏象学》、《中医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关于干眼症的事儿。 你知道吗?中医治这个事儿,还是很有一手的。 这就是利用古方一贯煎。 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吧。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当时是43岁。 什么毛病呢?就是干眼症。眼药水用了无数,虽然能暂时缓解一点,但须臾就恢复原装。 后来,发展到什么成都呢?就是两只眼睛始终发红,眼睛里好像有沙子,或者有睫毛什么的,特别不舒服,干燥异常,而且容易视疲劳。别说看电视看电脑了,就连看书读报,也得看一会儿歇一会儿,无法长时间用眼。 后来,她无奈之下投中医治疗。 刻诊,见患者双眼分泌物如黏丝一般。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什么呢?你来看—— 生地黄30克,枸杞15克,当归15克,北沙参12克,麦冬10克,川楝子5克,密蒙花15克,桑叶10克,白菊花10克,一共是7剂。 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用药以后,自述诸证减轻,分泌物减少。此时,原方不变,再投20剂巩固治疗。 这一回,患者症状进一步好转。原方不变,继续用。 最终,患者共用药数十剂之多,不适感完全消失,生活恢复常态。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出自年的《浙江中医》杂志。 这里面的道理,其实很好理解。 你看此患就诊时的状态,舌红少苔,脉弦细数。这一看就知道,是肝肾阴虚啊。阴虚少津有热,所以患者舌红少苔。脉细数,乃阴虚之象。脉弦,主肝气失和。 可见,此患肝阴不足的问题,十分明显。 中医讲,肝开窍于目。当肝阴不足的时候,肝窍失养,所以患者就会出现干眼症的一系列表现。 这个时候怎么办?要点,是滋补肝阴,濡养双目。 来看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 生地黄30克,枸杞15克,当归15克,北沙参12克,麦冬10克,川楝子5克,密蒙花15克,桑叶10克,白菊花10克,一共是7剂。 这里头,显然是一贯煎的加减。密蒙花、桑叶、白菊花去掉,就是一贯煎。 一贯煎的原方,文老师经常和你念叨,就是北沙参10克,麦冬10克,当归10克,生地黄30克,枸杞子12克,川楝子5克。 这里头,沙参、麦冬、当归、生地和枸杞子,滋补肝肾之阴。川楝子,理肝气、泄肝热。如此,患者肝阴不足的局面,就会得到解决。 医案中,在这个基础上,加入密蒙花、桑叶、白菊花这样的清肝明目之品,效果就更好了。 这就是用一贯煎加减,治疗干眼症的案例。它浅显易懂,足可以被中医爱好者模仿。 其实,这个干眼症,中医对它的认识非常简单——你都干眼了,当然说明你阴虚了!既然你阴虚,那就滋阴呗。所以,像用一贯煎加减治疗的例子,以及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的例子,数不胜数。总之,问题的症结,大多在肝肾阴虚。有的,偏肝阴不足的明显一点。有的,偏肾阴不足的明显一点。总之,患者需要的是被润泽,被滋养。 至于说本文所讲述的医案故事,那就给您做参考吧。它不见得适合所有人,但确实有临床价值,应该可以给很多人,带来启迪。 全文完,我感谢你的阅读。 文君然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menghuaa.com/mmhtp/10293.html
- 上一篇文章: 福利药性歌诀空降,解你心中难题,助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