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招募2017年的大理12个精彩
关键词:变化、探索、创作 (图片来源:网络) 年,宽山·远见和蓝续与大家共同走过了大理的春花、夏风、秋月和冬雪。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我们将继续在大理这片沃土上耕耘。在年四季大理课程的基础上,由全年四次课程,增加为全年十二次课程。我们将按照四季的交替、追随白族节令的变化来设计课程,通过丰富的在地自然人文体验,培养参与者的创造力和探索未知世界的意愿和能力。 新的一年,让我们携手同行 去捕捉四季的变化 去发现土地的秘密 去感受人文的魅力! 课程亮点 1捕捉四季的变化 古人对四季的变化、时间的流逝有着非常细腻的感受,很多著名的诗句千古流传。而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不仅失去了对四季变化的敏锐感触,更别说注意到草木枯荣、候鸟来去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 我们将走入大理的自然环境中,去体会春夏秋冬的变迁,去观察鸟兽虫木的变化。 2发现土地的秘密 大理人依照四季枯荣交替、寒热温凉的物候变化,产生了应四季天光的生产生活方式。桃花开了,差不多该种稻谷了;布谷鸟唱歌了,要开始插秧了......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我们将体验从培育秧苗、到插秧、到收割水稻的全过程。 3感受人文的魅力 人们常说风土人情,风土指一方的气候和土地,也泛指地理环境;人情泛指地方的民间特色,习俗、礼节等等。风土孕育了人情,人情又滋养了风土。大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文化的交流孕育了繁荣的苍洱文明,也让大理人具有包容接纳的气度和精神力量。大理不仅有自己特有的风俗和文化,而许多发源于中原的古老文明,也在偏安一隅的大理得以发扬光大。 我们将去深度体验大理人特有的时令和节日文化。 目标 我们将采用四季更替的课程主线,通过直接体验的方式,让孩子和大人了解大自然的秘密,从而建立起人与自然的情感连接。 招募细节 时间:1月-12月,年 (每月的最后一个周六开展活动,具体时间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地点:苍山洱海之间 人数:每次活动20人 招募要求:5岁以上的亲子家庭和成人 课程非洲菊() 课程安排壹月——冬雪冬天的苍山,山脚还郁郁葱葱,山顶已经白雪皑皑。我们去苍山徒步,了解植被的垂直分布和变化,沿途进行自然观察自然创作。 贰月——春染立春过后,大地渐渐苏醒过来,苍山顶冰雪融化,草木萌发。这时,田间地头不起眼的密蒙花开了。大理人不仅用它来当清肝明目的中草药,它还是上好的自然染料,民间都用它来染布和染饭。除了密蒙花,还有艾草、紫茎泽兰......你还知道什么天然的染材吗? 叁月——收豆为了让土地休养生息,稻豆轮作是海西农田的一大特色(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十月份收割完水稻后,田里就种上了蚕豆。三月份的时候,田里的庄稼成熟了,昆虫也活跃起来,我们去田里做自然观察、帮忙收蚕豆。你知道用蚕豆可以做什么样的美食吗? 肆月——春花春天的苍山,是花的海洋。4月,低海拔的油菜花、春樱花、梨花、桃花、杏花已经谢幕;随着海拔上移,山上的报春、杜鹃花却正招摇。我们相邀去探访山花。 伍月——种稻白族人勤劳朴实,收完蚕豆后,豆茬深耕埋进土里,挖开水渠把田里放满水。春雷阵阵,布谷鸟叫唤着:该插秧了。 我们将从育秧开始,了解一粒稻种,如何发芽、生根、开花、抽穗和结果。 (图片来源:网络) 陆月——夏行苍山花甸坝,是第四纪冰川遗迹,曾在50年代被开垦为农场,种植药材和土豆。 山下繁花谢幕的时候,山上的花才刚刚开始怒放。我们去重走白族阿妈小时候种土豆的路,去邂逅漫山遍野的杜鹃花。 (图片来源:网络) 柒月——夏风盛夏的大理,一派欣欣然的景象。沿着洱海骑行,穿行过田野和村庄。田地里的昆虫和庄稼有什么变化?海边湿地有什么植物和水鸟?什么是洱海的美丽与哀愁? 捌月——把火白族人借助火把,向天神传达除疫祛灾、五谷丰登、迎瑞接福的美好愿望。火把节有怎样的习俗?小时候,我们最喜欢的就是捡火把上烤熟的水果吃。 我们将在白族村落里,学习如何扎火把,并且给白族人家送去自制的火把。 玖月——秋月当日薄苍山,海面上升起白白的月亮。当天光、地光、月光和时光交错在一起,是怎样一幅美好的画面? 我们将登上金梭岛,去海岛赏月,去溶洞探秘,去环岛徒步。 (图片来源:网络) 拾月——秋收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收获我们春天播种下的希望。割谷子、打谷子,再把谷子变成一笼香喷喷的米饭! 拾壹月——获鱼为了有效保护和恢复洱海的渔业资源,洱海全湖禁渔的时间为2月至10月。11月,我们将再次登上金梭岛,去撒网打渔,过一天渔民的生活。 拾贰月——冬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天,是修养生息、养精蓄锐的季节。 冬至,是古人祭天祭祀祖先的日子,不同地方至今仍然有庆贺冬至的习俗。冬至的大理,我们将在白族小院里做烤茶,学习打糍粑,做糍粑。 关于报名 1、报名方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menghuaa.com/mmhgn/30.html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知识干货2017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