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医中药罗布麻叶
罗布麻叶 01 药用部位 夹竹桃科植物罗布麻的叶。 02 别名 红花草、泽漆麻、吉吉麻、泽漆棵、小花罗布麻。 03 植物形态 直立半灌木,高1~4厘米,有乳汁。枝常对生,紫红色或淡红色。叶对生,椭圆状披针形或卵圆状矩圆形,长1~8厘米,宽0.5~2.2厘米,叶缘具细齿;叶柄短。聚伞花序生于茎端或分枝上;花萼5深裂,被短毛;花冠粉红色或浅紫色,钟形,先端5裂,两面具颗粒突起;副花冠裂片5;雄蕊5枚,花药箭头状,顶端粘合且与柱头合生;子房上位,心皮2,离生。瞢葖果平行或叉生。种子顶端簇生白色细长毛。花期4~9月,果期7~12月。 04 产地分布 生于河岸沙质地、山沟沙地、多石的山坡及盐碱地。分布于华北、西北、东北、华东各地。 05 采收加工 夏季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06 药材性状 多皱缩卷曲。完整叶片展开后呈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5厘米,宽0.5~2厘米,淡绿色或灰绿色,先端钝,有小芒尖,基部钝圆或楔形,边缘具细齿,常反卷,两面无毛,叶脉于下表面突起;叶柄细,长约4毫米。质脆。气微,味淡。 07 性味归经 性凉,味甘、苦。归肝经。 08 功效与作用 平肝安神、清热利水。属平肝息风药下属分类的平抑肝阳药。 09 临床应用 用量6~12克,水煎服。用治肝阳眩晕、心悸失眠、浮肿尿少、高血压、神经衰弱、肾炎浮肿。 10 药理研究 药理试验表明,水煎剂有降压作用,同时还具有止咳、祛痰、利尿等作用。 11 化学成分 含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达2%。另含儿茶素、蒽醌、谷氨酸、丙氨酸、缬氨酸、氯化钾、槲皮素、芸香苷、异槲皮苷、右旋儿茶精、金丝桃苷、羽扇豆醇棕榈酸酯、棕榈酸蜂花醇酯、东莨菪素等成分,预试尚含甾体化合物。 12 使用禁忌 脾虚慢惊者慎用。 13 配伍药方 1、治高血压,头痛失眠:a.罗布麻叶、钩藤各3~6克,红枣4个。水煎服,每日2次。(《食物中药与便方》);b.罗布麻叶9克(开水浸泡),玉竹9克。煎汁兑服,日服3次。(《内蒙古中草药》) 2、治肝炎腹胀:罗布麻叶、玄胡索各6克,甜瓜蒂4.5克,公丁香3克,木香9克。共研末,每次1.5克,每日2次,开水送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往期精彩 初心 中医中药——《血竭》 初心 中医中药——《莪术》 学习 中医中药——《蔓荆子》 学习 中医中药——《三棱》 学习 中医中药——《骨碎补》 学习 中医中药——《水蛭》 学习 中医中药——《半夏》 学习 中医中药——《禹白附》 学习 中医中药——《斑蝥》 学习 中医中药——《雷丸》 学习 中医中药——《皂荚》 学习 中医中药——《白芥子》 学习 中医中药——《天南星》 学习 中医中药——《猫爪草》 学习 中医中药——《白前》 学习 中医中药——《川贝》 学习 中医中药——《浙贝母》 学习 中医中药——《竹茹》 学习 中医中药——《瓜蒌》 学习 中医中药——《前胡》 学习 中医中药——《鲜竹沥》 学习 中医中药——《苦楝皮》 学习 中医中药——《天竺黄》 学习 中医中药——《胖大海》 学习 中医中药——《桔梗》 学习 中医中药——《昆布》 学习 中医中药——《海藻》 学习 中医中药——《黄药子》 学习 中医中药——《礞石》 学习 中医中药——《香附》 学习 中医中药——《瓦楞子》 学习 中医中药——《柴胡》 学习 中医中药——《百部》 学习 中医中药——《苦杏仁》 学习 中医中药——《紫菀》 学习 中医中药——《款冬花》 学习 中医中药——《葶苈子》 学习 中医中药——《地榆》 学习 中医中药——《枇杷叶》 学习 中医中药——《朱砂》 学习 中医中药——《密蒙花》 学习 中医中药——《隔山消》 学习 中医中药——《龙骨》 学习 中医中药——《桑白皮》 学习 中医中药——《磁石》 学习 中医中药——《酸枣仁》 学习 中医中药——《琥珀》 学习 中医中药——《灵芝》 学习 中医中药——《柏子仁》 学习 中医中药——《合欢皮》 学习 中医中药——《首乌藤》 学习 中医中药——《石决明》 学习 中医中药——《月季花》 学习 中医中药——《牡蛎》 学习 中医中药——《珍珠母》 学习 中医中药——《鸡屎藤》 学习 中医中药——《代赭石》 学习 中医中药——《刺蒺藜》 学习 中医中药——《罗布麻叶》 学习 中医中药——《羚羊角》 学习 中医中药——《牛黄》 学习 中医中药——《钩藤》 学习 中医中药——《珍珠》 学习 中医中药——《千年健》 学习 中医中药——《全蝎》 学习 中医中药——《天麻》 学习 中医中药——《地龙》 学习 中医中药——《槐花》 学习 中医中药——《冰片》 学习 中医中药——《僵蚕》 学习 中医中药——《麝香》 学习 中医中药——《苏合香》 学习 中医中药——《石菖蒲》 学习 中医中药——《灵香草》 学习 中医中药——《鹿茸》 学习 中医中药——《细辛》 学习 中医中药——《党参》 学习 中医中药——《淫羊藿》 学习 中医中药——《仙茅》 学习 中医中药——《杜仲》 学习 中医中药——《巴戟天》 学习 中医中药——《续断》 学习 中医中药——《葛根》 学习 中医中药——《益智仁》 学习 中医中药——《沙苑子》 学习 中医中药——《菟丝子》 学习 中医中药——《紫石英》 学习 中医中药——《当归》 学习 中医中药——《冬虫夏草》 学习 中医中药——《雷公藤》 学习 中医中药——《冬瓜皮》 学习 中医中药——《白芍》 学习 中医中药——《阿胶》 学习 中医中药——《熟地黄》 学习 中医中药——《北沙参》 学习 中医中药——《何首乌》 学习 中医中药——《百合》 学习 中医中药——《蒲黄》 学习 中医中药——《麦冬》 学习 中医中药——《南沙参》 学习 中医中药——《天冬》 学习 中医中药——《石斛》 学习 中医中药——《玉竹》 学习 中医中药——《墨旱莲》 学习 中医中药——《枸杞子》 学习 中医中药——《黄精》 学习 中医中药——《女贞子》 学习 中医中药——《桑葚》 学习 中医中药——《香附》 学习 中医中药——《白蔹》 学习 中医中药——《雷丸》 学习 中医中药——《硇砂》 学习 中医中药——《浮小麦》 学习 中医中药——《山茱萸》 学习 中医中药——《乌梅》 学习 中医中药——《麻黄》 学习 中医中药——《莱菔子》 学习 中医中药——《川芎》 学习 中医中药——《使君子》 学习 中医中药——《透骨草》 学习 中医中药——《椒目》 学习 中医中药——《桂皮》 学习 中医中药——《红曲》 学习 中医中药——《茯神》 学习 中医中药——《黑豆》 学习 中医中药——《当药》 学习 中医中药——《槟榔》 学习 中医中药——《苦参》 学习 中医中药——《芦荟》 学习 中医中药——《红参》 学习 中医中药——《儿茶》 学习 中医中药——《安息香》 学习 中医中药——《银耳》 学习 中医中药——《猪苓》 学习 中医中药——《海藻》 学习 中医中药——《木耳》 学习 中医中药——《樟脑》 学习 中医中药——《乳香》 学习 中医中药——《苏木》 学习 中医中药——《没药》 学习 中医中药——《马钱子》 学习 中医中药——《自然铜》 学习 中医中药——《枫香脂》 学习 中医中药——《锁阳》 学习 中医中药——《凌霄花》 学习 中医中药——《秦艽》 学习 中医中药——《刀豆》 学习 中医中药——《王不留行》 学习 中医中药——《桂枝》 学习 中医中药——《牛膝》 学习 中医中药——《泽兰》 学习 中医中药——《鸡血藤》 学习 中医中药——《桃仁》 学习 中医中药——《络石藤》 学习 中医中药——《鬼箭羽》 学习 中医中药——《五灵脂》 学习 中医中药——《秦皮》 学习 中医中药——《海桐皮》 学习 中医中药——《大血藤》 学习 中医中药——《川木通》 学习 中医中药——《延胡索》 学习 中医中药——《姜黄》 学习 中医中药——《郁金》 学习 中医中药——《艾叶》 学习 中医中药——《干姜》 学习 中医中药——《肉桂》 学习 中医中药——《小通草》 学习 中医中药——《肉苁蓉》 学习 中医中药——《瞿麦》 学习 中医中药——《紫河车》 学习 中医中药——《豨莶草》 学习 中医中药——《远志》 学习 中医中药——《牡丹皮》 学习 中医中药——《佛手》 学习 中医中药——《地骨皮》 学习 中医中药——《九里香》 学习 中医中药——《棕榈》 学习 中医中药——《银杏叶》 学习 中医中药——《番泻叶》 学习 中医中药——《荷叶》 学习 中医中药——《侧柏叶》 ——END—— 多一次分享,多一人受益, 多一次转发,多一次布施,感恩一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menghuaa.com/mmhyy/6401.html
- 上一篇文章: CCTV报喝黄河水的人注意了,孕妇喝了流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