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合用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1例
治白癜风哪里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1、病例简介 患者范某,男,72岁,因“左眼睑及头面部水疱生长20天”于年6月13日10时37分入院。患者于年5月22日行左侧下智齿拔牙后出现左眼睑及头面部水疱生长,伴有疼痛,睁眼困难,麻木感不适。于年5月25日前往广州医院就诊并于次日收住入院,诊断为1.左眼带状疱疹病毒性睑皮炎2.左眼病毒性结膜炎等,经治疗后左眼睑及头面部水疱结痂于年6月4日出院。出院后患者仍自己左侧头面部麻木、疼痛,左侧眼皮痛,流泪,影响休息,睡眠差,遂到我院进一步治疗。入院症见:神志清,精神疲倦,左侧头面部皮肤黧黑,诉左侧头面部麻木、疼痛,左侧眼皮痛,流泪,睡眠差,纳可,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数。既往史:8年前因左上肺鳞腺癌,行手术治疗和化疗。高血压病史8年,血压控制平稳。查体:T36.5℃P87次/分R20次/分BP/77mmHg,发育正常,营养不良,慢性面容,查体合作,左眼睑及头面部皮肤黧黑,水疱结痂,眼睑正常,无肿胀,左眼结膜无充血水肿。入院诊断:中医诊断:蛇串疮-瘀毒入络证西医诊断:1.左眼带状疱疹病毒性睑皮炎2.左眼病毒性结膜炎3.高血压病4.肺癌术后 2、治疗经过 中医四诊合参,本病隶属于蛇串疮范畴,证属湿毒阻络之证,入院后给予针刺治疗,取穴:神庭、上星、百会、通天、络却、头维、头临泣围刺,印堂、鼻根、太阳、阳白、曲池、外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分钟。中药以清热解毒,活血通络为法,方用甘草泻心汤合瓜蒌红花甘草汤加减,处方如下:法半夏10g干姜5g黄连3g黄芩10g甘草10g瓜蒌皮15g红花5g郁金10g僵蚕5g首乌藤20g鸡血藤20g延胡索15g。针刺治疗1次后,患者诉头面部麻木疼痛明显减轻,当夜可入睡。后每日针刺一次,共治疗5次,于6月19日痊愈出院。 3、体会 带状疱疹属于中医学“蛇串疮”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饮食失调,脾失健运生湿;气滞湿郁,郁而化热化火循外发,湿热毒火外伤于肌肤所致。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机制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进入皮肤神经末梢,并长期潜伏于脊神经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元中,在人体免疫力低下时病毒复制引起发病。该病毒具有亲神经和皮肤的特性,故在某种诱因的作用下,病毒使受侵害的神经节发炎或坏死从而产生疼痛,眼部带状疱疹容易引起病毒性角膜炎,严重者可导致失明。 本患者的带状疱疹发生于颜面部,经治疗后疱疹结痂好转,但仍有明显头面部麻木、疼痛等神经损伤症状,给予针刺治疗,采用围刺法,取穴为局部取穴配合远端取穴,局部取神庭、上星、百会、通天、络却、头维、头临泣围刺,远端取穴用曲池、外关、合谷清热解毒,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补益肝脾肾,鼓舞正气,经治疗后效果明显,一次治疗头面部麻木、疼痛即明显减轻,表明针刺疗法在修复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损伤方面疗效显著。 中医四诊合参,本病隶属于蛇串疮范畴,证属湿毒阻络之证,中药以清热解毒,活血通络为法,方用甘草泻心汤合瓜蒌红花甘草汤加减,处方如下:法半夏10g干姜5g黄连3g黄芩10g甘草10g瓜蒌皮15g红花5g郁金10g僵蚕5g首乌藤20g鸡血藤20g延胡索15g。本方以甘草泻心汤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瓜蒌红花甘草汤化痰活血,通路止痛,僵蚕解毒搜风,延胡活血止痛,首乌藤、鸡血藤以络通络,兼有安神活血之功。 瓜蒌红花甘草汤是治疗带状疱疹神经损伤的有效方剂,瓜蒌红花甘草汤源出于明代名医孙一奎《医旨绪余》,原书记载:其弟性多暴躁,于夏季途行过劳,又受热,突发左胁痛,皮肤上一片红如碗大,发水疱疮三五点,脉弦数,其痛夜甚于昼。医作肝经郁火治之,用黄连、青皮、香附、川芎、柴胡之类,愈甚。又加青黛、胆草,其夜痛苦不已,叫号之声,彻于四邻,胁中痛如钩摘之状,次早观之,其红已及半身矣,水疱疮又增至百数。孙一奎于是求教于他的老师黄古潭先生,黄师曰:“切脉认证则审矣,制药订方则未也。”改用大瓜蒌一枚,重一、二两,连皮捣烂,加甘草二钱,红花五分,一剂而愈,后世医家运用本方治疗带状疱疹多获良效。瓜蒌一味入气分清热化痰,入血分解毒活血,为仲景治疗胸痹、结胸之要药,黄老古谭去薤白之辛而用红花之润,除白酒之烈而用国老之甘,用仲景意而不用圣人之方,进退之间,妙手圣裁,学仲景者理当如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menghuaa.com/mmhyy/4621.html
- 上一篇文章: 每日一味中药青葙子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