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院内制剂

1.茵连和胃丸.

处方:茵陈、黄连、石菖蒲、当归、瓜蒌、荔枝核、茯苓、地榆、三七粉、郁金、白芍、鸡内金、泽泻、麦冬、川芎、仙鹤草、五味子、白术。

功效:和胃降逆、调气理血、化湿清热、解痉止痛。

主治:用于胃失和降、气机郁滞、湿热中阻,瘀血阻络所致的胃疼、胃胀、嗳气、纳呆、烧心等;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疣状胃炎,胃酸分泌功能失调见上述证候者。

2.茵连和胃颗粒

处方:茵陈、黄连、石菖蒲、当归、瓜蒌、荔枝核、茯苓、地榆、三七粉、郁金、白芍、鸡内金、泽泻、麦冬、川芎、仙鹤草、五味子、白术。

功效:和胃降逆,调气理血,化湿清热,解痉止痛。

主治:用于胃失和降、气机郁滞,湿热中阻,瘀血阻络所致的胃疼,胃胀,嗳气,纳呆,烧心等;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疣状胃炎,胃酸分泌功能失调见上述证候者。

3.芍地和胃颗粒

处方:白芍、地榆、麦冬、茯苓、香附、五味子、白术、鸡内金、石菖蒲、仙鹤草、当归、川芎、郁金、三七粉、瓜、泽泻、茵陈、荔枝核

功效:和胃健脾,调气理血,化湿通络,解痉止痛。

主治:用于胃失和降,气机郁滞,湿邪中阻,瘀血阻络所致的胃疼,胀满,嗳气,纳呆,烧心等;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疣状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4.十味百合颗粒

处方:百合、苦参、白芍、青皮、仙鹤草、没药、延胡索、蒲公英、三七粉、甘草。

功效:清化湿热,和胃安肠,消胀定痛。

主治:用于湿热蕴结,胃失和降,脾失健运所致、的胃痛,胀满,烧心等症;消化性溃疡见上述证候者。

5.三仙消食颗粒

处方:炒山楂、神曲、麦芽、茯苓、陈皮、莱菔子、半夏、砂仁鸡内金、厚朴、连翘、广藿香、胡黄连、枳壳。

功效:和胃理气,消导化滞。

主治:用于小儿气滞食积所致的停食停乳,脘腹胀满,腹痛拒按,呕吐酸馊,大便泄下臭秽,面黄手足心热,舌苔厚腻。

六.瓜藤颗粒

处方:瓜篓、黄连、姜半夏、大血藤、藤梨根、野葡萄藤、菝葜、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莪术、生蒲黄、丹参、桃仁、生牡蛎、夏枯草、仙鹤草、郁金、

预知子、薏苡仁。

功效:散结化痰,解毒祛瘀,消肿止痛,

主治:用于痰瘀内阻毒邪结聚所致的胃肠道肿瘤。

7.苁芦通便胶囊

处方:肉苁蓉、墨旱莲、女贞子、决明子、牛膝、芦荟、琥珀、玄明粉、青黛。

功效:补肾、清胃、凉肝、润肠、通便。

主治:用于肾虚、胃热、肝火所致的便秘及因此而引起的头晕、头痛、恶心、咽喉肿痛、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等;习惯性便秘见上述证候者。

8.葛根清肠颗粒

处方:葛根、诃子、生地榆、黄连、秦皮、生龙骨、金樱子、五倍子、儿茶香附、白芍、茯苓、青皮、木香

功效:和胃理肠,清化湿热,行气消胀,止泄定痛。

主治:用于胃肠湿热,气机郁滞所致的泄泻,便溏,腹痛,肠鸣,里急后重,食少倦怠等;胃肠性腹泻见上述证候者。

9.玄麦颗粒

处方:石膏、知母、黄连、麦冬、天花粉、玄参、葛根、旱莲草、牡丹皮、金银花、菊花、桑叶、水牛角浓缩粉、珍珠粉、羚羊角粉、三七粉。

功效:清燥养阴,凉血和络,止渴解烦。

主治:用于阴虚燥热所致的口渴多饮,口苦易饥,尿频量多,乏力消瘦,身痒出汗,甚至皮肤疖肿;糖尿病而见上述证候者。

10.芪芍胶囊

处方:山茱萸、熟地黄、黄芪、菟丝子、茯苓、白术、麦冬、白芍、当归、天花粉、知母、玄参、川牛膝、川芎、红花、蒲黄、僵蚕、香附、土木香、黑芝麻。

功效:益气养阴,健脾补肾,活血通络。

主治:用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瘀血阻滞所致的周身乏力,面部及下肢浮肿,手足麻木,肢体疼痛,足部青紫发凉,腰酸膝软,头晕耳鸣,自汗盗汗,尿频量多,夜尿多,尿浑浊、有泡沫,胸闷疼痛、心悸等症;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心脑血管病变等并发症而见上述证候者。

11.泽坤胶囊

处方:泽泻、芫花、赤小豆、紫苏梗、猪苓、白术、益母草、百合、茵陈、当归、川芎、赤芍、猪牙皂、瓜蒌、牛膝、牵牛子、女贞子。

功效:豁痰行瘀,祛湿逐饮。

主治:用于痰瘀内阻,湿饮停聚所致的头痛,眩晕,胸痞腹胀,胁肋胀痛,大便不爽,小便不畅等;高血脂见上述证候者。

12.苦地颗粒

处方:石膏、栀子、苦参、地榆、蒲公英、地黄、白及、三七粉、防风、细辛、青皮、甘草。

功效:清化湿热,消肿止痛,生肌疗疮。

主治:用于湿热蕴结所致的口舌生疮,牙龈肿痛舌红苔黄脉弦数等复发性口疮见上述证候者。

13.金石利咽颗粒

处方:金银花、石膏、儿茶、板兰根、玄参、天花粉、冰片、珍珠粉、威灵仙、赤芍、白芷、蝉蜕、乌梅、甘草。

功效:清肺利咽,清胃利膈,解毒散结,生津润燥。

主治:用于肺胃藴热,热毒内结,津液损伤所致的咽喉干燥,肿痛,梗塞感、声音嘶哑等,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见以上述证候者。

14.辛芷通窍颗粒

处方:辛夷、苍耳子、白芷、薄荷、麻黄、金银花、黄芩、石膏、鱼腥草、川芎、牡丹皮、茜草、陈皮、甘草。

功效:疏风通窍,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主治:用于风邪侵袭,热毒内蕴所致鼻塞,打喷嚏,流脓涕,头痛头胀,嗅觉不灵敏;急、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见上述证候者。

15.贞明蠲翳丸

处方:石决明、女贞子、地黄、白芍、枸杞子、天冬、石斛、沙苑子、夜明砂、炙龟甲、炙鳖甲、菊花、决明子、炒枳壳、白蒺藜、谷精草、密蒙花、甘草。

功效:滋补肝肾,退翳明目

主治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视物不清,目生翳障;初发期老年性白内障见上述证候者。

16.石斛爽目颗粒

处方:石斛、女贞子、枸杞子、地黄、麦冬、当归、赤芍、白芍、菊花、夏枯草、枳壳、荆芥、防风、柴胡、香附。

功效:滋补肝肾,养血明目。

主治:用于肝肾不足,久视伤血所致的视物模糊,眼干涩,眼痛,眩晕,目闭不睁;视疲劳见上述证候者。并可预防青少年近视。

17.枣仁安神胶囊

处方:炒枣仁、龙齿、琥珀、珍珠粉、黄连、莲子心、黄柏、羚羊角粉、元参、五味子、冰片、胆南星

功效:养心安神,清热镇惊。

主治:用于心血不足,心肝热盛所致的失眠,烦躁,心悸,眩晕,汗出,乏力,健忘等症。

18.青葛解热颗粒

处方:大青叶、金银花、板蓝根、草河车、荆芥、薄荷、菊花、青蒿、麦冬、石膏、藁本、辛夷、百合、葛根、柴胡、焦三仙、黄芩、甘草。

功效: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用于温热病表邪未解兼内热所致的发热,微恶风寒,鼻塞,声重,头痛,口渴,咽痛,咳嗽,口干,口苦等。

19.龙胆清热合剂

处方:石膏、龙胆、赤芍、威灵仙、玄参、三七粉、白芷、白芍、青皮、薄荷、功劳叶、甘草。

功效:清热滋阴、消肿定痛。

主治:用于火毒内盛伤阴所致的风火牙痛,龈肿,出血,口舌生疮,口臭,口干,口渴,见舌苔黄腻,脉滑者。

20.板蒿解热合剂

处方: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葛根、柴胡、菊花、黄芩、北沙参、麦冬、天花粉、青蒿、石膏、焦三仙、石菖蒲、香附、藳、甘草。

功效: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用于外感风热,热毒内蕴所致的发热,咽痛,咳嗽,关节酸痛,口干,舌燥,便干尿赤,手足烦热:单纯性疮疹,外感后低热见上述证候者。

21.益肾除湿丸

处方:生地黄、白芍、山茱萸、当归、山药、益母草、薏苡仁、天冬、紫草、青蒿、炙甘草。

功效:滋阴清热,除湿解毒。

主治:用于阴虚内热,湿毒蕴结所致的关节肿胀及结节性红斑等。

22.青竹胶囊

处方:青黛、菊花、百合、天花粉、玉竹、白芍、白薇、珍珠粉、芦荟、牛蒡、郁金、甘草。

功效:润肺,清肝,解郁,泽肤。

主治:用于肝肺藴热,气血郁结,津液內伤,肌肤失养所致的面疮,皮肤搔痒及烦躁失眠,口苦口粘,口渴,口臭,大便干燥或不爽等;痤疮,脓疱疮,酒糟鼻见上述证候者。

23.莪术消癥丸

处方:三棱、莪术、牡蛎、红花、桃仁、王不留行、丹参、海藻鳖甲、穿山甲、山慈菇、夏枯草、蜈蚣、香附、柴胡、青皮。

功效:活血化瘀,消痰散结。

主治:用于痰瘀内阻之子宫肌瘤、乳腺囊性增生等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menghuaa.com/mmhtp/5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