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重度口疮的治验与心得分享
上期发布的文章“清上温下法治疗复发性口疮的心得” 链接在这里: 清上温下——我治疗复发性口疮的心得之一 写于5年前,可惜当时忘记拍照了。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例配图的口疮治验,这大概是我遇到的最严重的口腔溃疡,所以初诊时就留心拍下了照片。 患者一般情况: 李阿姨,59岁,初诊于年7月中旬。口疮反复发作已经10年了,近3年尤为严重,口舌疼痛并影响吃饭。西医已没有办法,所以这3年来她看了很多中医,其中有3位看的时间最长,每位都看了4个月以上,可惜并没有什么疗效。正是看到了我的那篇文章,所以来找我看诊。其他情况:胃口、睡眠、大小便基本上都正常。 初诊时李阿姨的口疮见下图。几乎满口都是,溃疡面至少有30个。 主要的三位医生处方见下图。 1号医生的处方是:黄连3,黄芩24,赤芍12,生地30,甘草6,莪术30,丹皮9,山慈菇6,莲子心3,土茯苓30,蒲公英30,淡竹叶9。 他的思路很明晰,就是我们治疗口疮最常用清热解毒的治则。 2号医生的处方是:茯神9,茯苓12,薏苡仁15,白扁豆12,淡竹叶15,白花蛇舌草24,北沙参9,地黄12,甘草6,黄连6,白术12,山药12,黄芩12,黄芪30。 可能受到前一位医生的影响,单纯清热解毒是不行的,所以他的思路应该是清热解毒加上益气健脾化湿。 3号医生的处方是:丹皮15,猪苓15,薏苡仁30,厚朴9,路路通15,白花蛇舌草30,牡蒿30,莪术15,炙甘草9,生白术27,五味子9,冬瓜皮30,地黄30,山药30,赤芍15,苍术15。 应该是以健脾化湿为主。 她的舌质红,苔薄白腻,脉细滑尺部沉细,我判断这是“上热下寒、火不归元”之证,于是用了清上温下法。处方如下: 炮附子12,磁石30,黄芩3,黄连3,黄柏3,生栀子9,蒲公英9,党参15,茯苓15,炙甘草3,川牛膝9,熟地黄15,山茱萸15。7剂。 二诊时的情况见下图。 这次拍的更加清楚。看起来,口疮并没有好转,甚至有加重的倾向,这让我颇感意外。考虑患者口疮年久,并且长期应用寒凉之药,必为凉药所伤,故二诊处方大幅削减寒凉之品,加大温阳潜阳之药。 炮附子12,干姜6,炙甘草6,磁石30,龟板9,鳖甲9,茯苓15,川牛膝9,熟地15,谷精草9,密蒙花9,黄芩3,百合9,生地15。7剂。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menghuaa.com/mmhtp/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