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泻火药,因其性味多苦寒或甘寒,具有显著的清热作用,主要针对温热病邪入气分所致的高热、口渴、汗出、烦躁,甚至神昏谵语等症状。这些药物不仅能清除气分邪热,还能治疗由肺热、胃热、心火、肝火等引发的脏腑火热证。在临床上,石膏、南寒水石、北寒水石、知母、芦根、天花粉、淡竹叶、鸭跖草、栀子、夏枯草、决明子、密蒙花、青葙子以及西瓜霜等,都是常用的清热泻火药。

清热泻火药之——石膏

石膏,这一味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的代表,主含含水硫酸钙(CaSO2H,0),在湖北、安徽、山东等地均有产出。经过采挖和去除杂石泥沙后,其色白、半透明、纵断面如丝的特点使其品质上乘。

石膏的炮制方法为煅制,直至其变得酥松。其性味甘、辛,且大寒,主要归入肺、胃经。经过煅制的石膏,其性味变为甘、辛、涩,依然归入肺、胃经。

石膏在中医里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不仅能清热泻火,还能除烦止渴,常用于治疗外感热病、高热烦渴等症状。同时,它也能清肺热、泻胃火,对于肺热喘咳、胃火亢盛等问题有着显著的疗效。此外,石膏还能治疗头痛、牙痛等疼痛症状。

当石膏被火煅后外用时,其寒凉之性会有所降低,而收涩之功则会增强。这使得煅石膏在疮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以及外伤出血等方面有了新的应用。

在配伍应用方面,石膏常与知母、黄连等药材搭配使用。与知母的搭配可以增强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效果;与黄连的搭配则适用于心火炽盛所致的烦热神昏等症状;而与竹叶的搭配则适用于热病津伤、心胃火盛等问题。这些配伍应用都充分发挥了石膏的清热泻火功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menghuaa.com/mmhtp/11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