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618892.html
个人情况

浙江某双非高校,成绩长年位于年级中下游,n2只有分。大三下的三月份决定考研,五月中旬开始练翻译。同时也不是努力型选手,每天最早九点开始学习,平均每天学七个小时不到。自认为有一些懂得取舍和研究真题的高效学习法,帮助既不太勤奋也不算聪明的我在考研中获得领先第二名17分的高分。

初试成绩:

思想政治理论71

翻译硕士日语88

日语翻译基础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总分

排名1

复试成绩:

还没公布

择校

择校过程很快。只想在江浙沪,只想读,只想一战成硕。因此排除了包邮区内的双非院校、只招两三个人的学校、觉得自己考不上的学校,就只剩下了上海大学。另外听说上海大学题型比较偏文学,我虽然对于日本文学一无所知而且毫无兴趣,但是有一点写作的爱好,觉得多少能够在考试中有所帮助。(当然,对于爱好日本文学的友友就更加推荐上大了)

需要上海大学真题的同学可以扫码购买哦

学习环境和工具

舒适的学习环境非常重要。把书桌布置得整洁、明亮,摆上漂亮的小盆栽和小玩具,泡上自己喜欢的饮料,学习就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痛苦。建议买一个阅读架,可以在练翻译的时候夹住参考书。如果有ipad的话强烈推荐使用notability。再载一个番茄todo(或者forest等一切计时app)记录每日学习时间,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充满把控。

初试经验1政治71/

北京和上海地区的政治都会压分,但是不要在意,因为你的对手一样被压分。考研最初我给政治分数定的目标就是70分,虽然也不是很高,但这个结果也算满意了。

八月中旬开始准备政治,买肖秀荣的书(精讲精练、一千题、肖八肖四),1.5或者2倍速看徐涛的课。徐涛的课也不是全看,主要看了讲资本那一段和毛概、新思想的部分。我取舍的标准是高中学过的部分不看(哲学),不需要讲解的记忆型部分不看(史纲),靠刷题就能领悟的部分不看(思修),总是搞混或者钻研不透的部分一定要认认真真看。对于有一定体系的知识点(比如毛概和新思想),做个思维导图梳理一下很有效。

很多人都说一千题要刷三遍以上,应该怎么尽量省力又高效呢?我想到以下办法。

看完一部分网课,就去一刷一千题。保持一千题那本书的干净,答案写在自己的纸上。做的时候有怀疑的题在纸上打问号,对答案的时候把问号转移到答案册的题号上,做错的题在答案册的题号上画圈。每天这样打完一堆问号和圈圈后,去翻精讲精练研究正确答案,做好错题笔记,并记下类似的知识点,举一反三。(精讲精练我只在对答案的时候翻着看)

二刷一千题,和一刷一模一样。刷题前不看视频和精讲精练。继续留下许多圈圈问号,继续做很多错题笔记和举一反三。

三刷,做到这个时候没画过圈圈问号的题目已经基本掌握了,翻开一千题,对着答案册标出所有做过记号的题目,只做这部分题。继续翻精讲精练、做错题笔记。

四刷就是刷三刷的错题了。这个时候肖八肖四已经差不多发货了,由于没有买别的任何背大题的书我把宝全部压在肖四上,整个十二月都在用记忆曲线把肖四大题背得滚瓜烂熟,对选择题不太上心。(还是得每天留点时间给选择题,事实证明真的会忘记)

考前一天不再背已经烂熟于心的肖四,把之前四遍刷题做的错题笔记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唤醒许多记忆。要是稍微早一两天做这件事可能会更有效。

2翻译硕士日语88/

这门课的学习要按照真题的方向来!上大这门的题型非常专八,强烈建议购买专八真题和参考书仔细学习,我也是吃了没考专八的亏。

单词标假名,会出专八真题,也会出参考书综合日语教程7、8上的课后单词,建议用anki记。另外我还在网上到处搜集读音奇怪的汉字词(比如嫁姑、雪崩等),是上大非常爱考的类型。

语法题也是n1和专八水平,不算太难,建议就是刷题。我由于基础不是很好,决定考研起就在每天刷语法题,到考前已经如获新生。

另外今年又出了两分的古典日语选择题,我完全不会就随便蒙了一个。也是专八的题型。

然后就是上大传统艺能,日本历史文化填空选择题,占据整整25分,非常难且偏,杀伐无数。建议找点日本文学史讲得比较详细的材料,仔细反复学习记忆,尤其是近代作家,任何不起眼的名字都不要错过,包括他们的流派、杂志、作品都要用心记住。这样就不会导致由于考试像填彩票慌得大乱阵脚。此外还会有一些菅义伟及其党派啊、日本经营四圣啊之类的填空题,就看平常积累吧,真写不出来也没关系,别人也写不出来。

大阅读也是专八题型,一改往年经典考题,只剩下一篇巨长的文章,四五个选择题。由于阅读是强项,考前一篇都没有练过,考试的时候又加上被那25分搞砸心态还是做得挺慌的,建议考前还是尽量可能考的题都练练。

一小段翻译也不再是往年的经典林清玄,而是一段很肖四的话。什么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什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类的。这个和后面的翻译一起准备就行,政经文开始看着恶心,写多了都是套路。

作文,作文我竟然压到了题。其实也不算压到,考前掐指一算今年作文必写新冠相关,于是十二月开始写了三四篇都是不同的题目同样的内容,主要歌颂祖国赞扬中日友谊,并背了一些人民网上的好词好句。考试一看,题目是难忘的,于是立刻按照记忆写下了准备好的文章,结尾再点题并升华一番。

总的来看,虽然难题会搞人心态,但真的不要慌,把自己准备好的部分做到最好就没问题。文学题后面的阅读、翻译和作文都挺慌的,而且还没带表,作文着急得字都歪了,也有点偏题。但是如果准备能打90分,临场只能发挥出其中的70%,也比70分的准备更靠谱不是吗?

3日语翻译基础/

词汇互译40分,建议把人民网和人民中国的热词、到处找到的惯用语、宋协毅那本书最后的作家作品名,全部记到anki上,每天过二十分钟,有奇效。

翻译是我最用心准备的部分。因为此前对翻译是什么一无所知,而且由于基础不好,总担心自己写出的日语句子都是残缺且错误的。

大部分时间用的是宋协毅那本书,非常适合打基础。学习的模式是把参考书放在阅读架上,用纸片遮住参考译文的部分,在纸上写译文(建议用notability等类型的app)。写一行空一行,写完一段后对着参考译文订正。遇到好的表达、经常出现的表达用高光划出来,整理到另一个笔记上。笔记非常重要,可以把一些类似的表达放在一起:

一开始有些和参考译文不同的部分也不知道究竟是不是正确的,但是随着练习的积累就能够慢慢摸索到套路。此外,可以在筑波大学那个网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menghuaa.com/mmhsz/7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