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师妙话干眼症
古人讲“三折厷乃为良医”中医的发展离不开读书、临证、师承。它们既是带有战略性的,也是具有战术性的,重之又重,不可偏废。而精准的辨证和确切的疗效又与长期、大量的临床分不开。 今日,群贤毕至,徐书教授在传承群中讲解一医案,四方医者学子热情高涨,各抒己见。 医案整理如下: 杨某女46岁 现病史:干眼症9月余,不能见光,无眼泪,口干欲饮,口不苦,大便正常,乏力,胃口、睡眠尚可,脉右寸弱。 徐师予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处方:麻黄3g,附子7g,细辛3g,红参10g,麦门冬10g,五味子10g,当归10g,赤芍10g,白蒺藜10g,密蒙花20g,黄芩9g,生甘草6g。 群贤各抒己见,其中张姓医师对徐师医案的剖析颇具代表性。 观点如下 徐老师的这个医案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也让我学习了很多!我下面谈谈我对徐老师这个医案,还有这个方子的理解。其实,党参、麦冬、五味子、黄芩、甘草、密蒙花这些药,其实是当前眼科的常用药物。一般辨证准确之后的眼科大夫都是能够想到、并选择运用。徐师用方妙就妙在麻附细的运用上。 首先,从医案的层面上来看,这个病人有一个特殊的体征:寸脉沉。《濒湖脉学》说“脉得诸沉,则其有水”,“寸沉痰郁水停胸”这里的“胸”,应该是极说的具体的胸部,又可以泛指上焦,寸脉主上焦。因此,用了温药,另外一个,从方剂本身的层面来看,麻黄附子细辛汤,我以为不能把它简单的理解为是一个单纯的助阳解表的方子。麻附细最大的作用,应当说是脱透少阴伏寒的一张处方。麻黄、不能看到麻黄就说有表证,麻黄最大的功能就是开太阳,恢复太阳主开的功能,这个功能包括了所谓的“表”,也包括了人体阳气在表的运行通道,更包括了人体阳气的向外的宣发。所谓的“麻黄发越阳气”就是这个意思。否则,你将无法理解阳和汤为什么用了麻黄。附子,可以温益元阳,细辛,《本草崇原》说细辛是“一茎直上”,其沟通表里之力是很大的,这里就是用它的这一特点。因而,全方共奏开表,温里,通阳之功效。是引导体内伏邪(尤其是寒邪)外出的最好的方剂。 还是这张方子,剂量大小,作用的特性也是不相同的。在这个医案中间,麻黄就用3g,附子7g,细辛3g。剂量不大,如此小剂量的麻附细,作用主要已经不是在透发伏寒了,而是一种通阳,升阳的作用。这个作用,正好可以发动病人自身的阳气。“阳气在生理状态下是生命的动力。在病理状态下是抗病的主力”。 另外,在大队的养阴药中增加这样小剂量的阳药,可以起到“阳生阴长”的作用,正如郑钦安说的“阳气生一分,阴液即生一分”,包括我们现在说的“阳中求阴”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大家纷纷点赞,并期待徐师的见解。 徐书临证心悟 徐书 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特聘教授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肿瘤委员会理事 无锡徐氏中医药研究所创始人 张主任分析的非常到位,其实这个干眼症,表现眼睛干涩畏光,就是一个津液通道受阻,不能上达于眼部,故用麻附细温、托、透、通、宣,结合专病专药,从而达到气化正常,津液上达之效。 ——徐书 年3月22日 往期回顾 徐书:观其脉证战胜尿毒症 徐书教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经验 徐书教授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医案 徐书教授谈民间单方效方的重要性 徐书教授治疗宫颈癌的思路与方法 徐书临证经验:立法处方当求一个“准”字 徐书教授辨用清热解毒药之要诀 徐书:经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神志异常症 徐书教授从厥阴论治克罗恩病 徐书:乳腺肿块—水寒木郁是根本 跟诊实录 左乳囊性增生治疗中医思路解析 中医名家徐书教授再收高徒 逆转宫颈癌前病变—徐书教授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经验分享 徐书:金水互生一得录 CONTACTUS 联系我们 ⊙ ⊙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menghuaa.com/mmhgx/5880.html
- 上一篇文章: 干眼症只是小毛病NO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