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中暑除了找ldquo风油精
近几天来 无论是各主流新媒体 还是短视频平台 甚至是小编的朋友圈 几乎被这一张动图刷屏 图解:本届奥运会中国队女子举重49公斤级,侯志慧夺冠!比赛中,教练给她递上了风油精。 而这一小细节 甚至还登上了微博热搜 确实 别看这么小小一瓶风油精 其作用可多着咧 就比如说一不小心中暑了 相信99%的人第一反应一定会是 找风!油!精! 风油精 为什么能预防和缓解中暑? 风油精,一种由许多具有止痛清凉、活血消肿的中草药提取制成的外用药,用其擦太阳穴、人中、印堂等身体穴位,可防止感冒和中暑。 虽说风油精能缓解中暑,但也并不是“非它不可”。除了风油精,还可以试试这10种具有解暑功效的花类中药哦~ NO1 金银花 一蒂两花 黄白相映 有着“二花”“双花”之称 说的便是金银花 对于金银花,《本草正》有记载:“其性微寒,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杨梅,风湿诸毒,诚为要药。” 金银花性甘、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炎退肿的功效,具清中兼透的特点,既可清泄里热又可透散表热。主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发热,中暑,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多种感染性疾病。 需注意的是,脾胃虚寒及疮疡属阴者慎服。 NO2 野菊花 野菊花头状花序的外形与菊花相似,漫生于山坡草地、田边、路旁等野生地带。以色黄无梗、完整、味苦辛、花未全开者为佳。 对于野菊花,《本草汇言》里记载:“破血疏肝,解疔散毒。主妇人腹内宿血,解天行火毒丹疔。洗疮疥,又能去风杀虫。” 野菊花味苦、辛,性微寒,归肝、心经,有清热解毒、泻火平肝的功效。可用治夏季发生之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而且内服外涂均可:内服时取9~15克,水煎服或代茶饮;外用取适量,煎汤外洗或制膏外涂即可。 需注意的是,脾胃虚寒者以及孕妇慎用。 NO3 扁豆花 扁豆花 医典对扁豆花功效记载为:“和胃健脾,清热除湿。治暑热神昏,湿滞中焦,下痢脓血,夏日腹泻及赤白带下”。 扁豆花味甘,性平。具有解暑化湿,和中健脾之功效。常用于夏伤暑湿,发热,泄泻,痢疾,赤白带下,跌打伤肿。内服外敷均可:内服取3~9克;外敷使用时可研末或捣汁。 NO4 南瓜花 《本草再新》里关于南瓜花记载为:“平肝和胃,通经络,利血脉,滋肾水。治肝风,和血养血,调经理气,兼去诸风。” 南瓜花味淡性凉,归脾、胃经,有和胃、祛风、解暑热、利湿、消水肿之功效。有益于乏力、少尿、水肿、倦怠等症的缓解。干品用量9~15克,煎汤内服。鲜品可以作为食材,炒制或炖汤食用。需注意的是,胃寒胀闷者不宜食用南瓜花。 NO5 厚朴花 厚朴花 厚朴花为木兰料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花蕾。据《饮片新参》记载,其功效为“宽中理气”,可治胸闷,化脾胃湿浊。 厚朴花性温,味苦,归脾经、胃经,具有芳香化湿,理气宽中的作用。常用治夏季湿阻气滞之脘腹胀满、疼痛等。现代研究发现,厚朴花还有一定的降压作用。用量3~6克,煎汤内服。需注意的是,本品阴虚燥热者忌用。 NO6 茉莉花 对茉莉花有相关记载的医典颇多,比如《本草再新》记载:“能清虚火,去寒积,治疮毒,消疽瘤。”《随息居饮食谱》记载:“和中下气,辟秽浊。治下痢腹痛。”《饮片新参》记载:“平肝解郁,理气止痛。”…… 茉莉花味辛微甘,性温,入脾、胃、肝经。具有理气止痛,辟秽开郁的功效。可治疗夏季暑湿夹杂,阻遏中焦,胸膈不舒,泻痢腹痛,头晕头痛,目赤,疮毒。内服煎汤,用量为3~10克,或代茶饮。 NO7 丝瓜花 丝瓜花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花蕾。《滇南本草》对丝瓜花的功效记载为:“清肺热,消痰下气,止咳,止咽喉疼,消烦渴,泻相火”。 丝瓜花性寒,味甘微苦,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治疗夏季热伤风,肺热咳嗽,咳吐黄痰、舌苔黄,可以治疗咽痛,还可以治疗鼻炎、鼻窦炎、鼻流浊涕,另外可以治疗疔疮、皮肤感染。丝瓜花还有清热、通便的作用。 可以入煎剂,也可以捣烂之后敷在痔疮和疔疮上,起到消炎、退火的作用。内服3~9克,水煎服。 NO8 百合花 别名逢花,夜合花,为百合科植物卷丹的干燥花。《滇南本草》记载其功效为“止咳嗽,利小便,安神宁心定志”。 百合花气香,味酸微苦,性微寒,归肺、肝、心经。具有补中益气,养阴润肺,止咳平喘,利大小便的功效。与冰糖、绿豆同煮粥、汤,可清暑养阴。与红枣、莲子同煮粥、汤,可治神经衰弱、心烦失眠。 百合花可内服外用。煎汤内服,3~6克。外用一般煎水洗患处。需注意的是,风寒咳嗽及中寒便溏者禁服;中气虚寒,二便滑泄者忌之。 NO9 密蒙花 《本草害利》记载:“密蒙花,味甘性微寒,润肝燥,治目中赤脉,青盲云翳,赤肿眵眼,小儿疳气攻眼。” 密蒙花,味甘,微寒,归肝经,具有祛风、凉血、润肝、明目作用,可用治夏季发生的目赤肿痛,多泪羞明,目生翳膜,肝虚目暗,视物昏花。内服取3~9克,水煎服用。需注意的是,目疾属阳虚内寒者慎服本品。 NO10 木槿花 对于木槿花,《本草汇言》有记载:“能除诸热,滑利能导积滞,善治赤白积痢,干涩不通,下坠欲解而不解,捣汁和生白酒温饮。” 木槿花味甘苦,性凉,归脾、肺、肝经,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润肺止咳之功,可治疗夏季暑热伤肺之咳嗽,咳血,亦可治疗肠风泻血,赤白下痢,痔疮出血,白带,疮疖痈肿,烫伤等病症。 木槿花内服外用均可:内服煎汤,干品3~9克,鲜品10~20克;外用适量,研末或鲜品捣烂调敷。需注意的是,木槿花因具有滑利之性,易导致滑胎,故孕妇慎用。 ·END·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声明:1.如需转载本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menghuaa.com/mmhgn/8584.html
- 上一篇文章: 爱眼知识患上飞蚊症别怕,牢记ldq
- 下一篇文章: 刘伯温预言年年间发生的